更多安徽特產
Specialty
Specialty
- 安徽六安特產綠茶瓜片閱讀量:73
- 安徽碭山縣特產碭山酥梨閱讀量:175
- 合肥龍蝦-合肥特產-水產閱讀量:61
- 黃陂湖大閘蟹-合肥特產-水產閱讀量:195
- 白云春毫-合肥特產-茶類閱讀量:164
- 巢湖白蝦-合肥特產-水產閱讀量:113
- 巢湖螃蟹-合肥特產-水產閱讀量:175
- 巢湖麻鴨-合肥特產-家禽閱讀量:196
- 三河米酒-合肥特產-酒類閱讀量:90
- 大圩葡萄-合肥特產-水果閱讀量:157
特產簡介
苔干早在清乾隆年間就存在了,有著很高的食用價值,所含營養豐富。在清乾隆也有“貢菜”之稱。而它清脆爽口的聲音,在六十年代被周總理稱為“響菜”。下面好食特產網,帶我們更了解苔干,看看它的好處。
苔干,又名貢菜,為一年生草本植物,其色澤鮮綠、質地爽口、味若海蜇,食用價值極高。栽培歷史有兩千二百多年,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高檔脫水蔬菜。清乾隆年間曾進貢朝廷,后年年進貢朝廷,故稱之為“貢菜”。因其食之有聲音,清脆爽口,六十年代被周恩來總理形象地稱之為“響菜”,亦稱之為“山蜇菜”。
苔干屬綠葉類蔬菜,秋季取其梗剝皮劈條曬制而成。此品系北溫帶珍貴蔬菜,為菊科、萵苣屬,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其形狀和萵筍很相似,比萵筍細長點,但是口感比萵筍脆,而且營養豐富。含有谷氨酸、維C、維D、鋅、鐵、鈣、硒等,對人體發育、抗衰老、防癌有一定食療功效,是宴席之佳品。

渦陽苔干
苔干的制作。苔干是用渦陽縣義門集一帶的秋苔菜莖去皮晾曬而成的。一般來說,苔干收獲后,就應立即切曬,這一步是苔干生產的關鍵,要經過除葉、削皮、切片、晾曬等工序。切時要求:刀刀筆直,苔片厚薄、長短一致,根部一端仍相連,便于搭曬。苔片大部分水分蒸發萎蔫后,基本上就可以上市出售了。
苔干的吃法。經清水泡發后的苔干,色澤翠綠、響脆有聲、味甘鮮美,爽口提神,正因如此,渦陽苔干素來以“清新素雅”著稱于世。關于苔干的吃法,多種多樣,既可單獨成菜,又可以拼盤成菜;不僅可以涼拌,也可以熱炒;可制作中餐,又可以調西餐。苔干的食用方便,可炒食、腌漬、糖醅,關鍵在于,它還是一種絕好的火鍋調料呢!
苔干的功效。據中國農科院蔬菜所分析化驗,苔干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,其中含有含有17種氨基酸以及糖、粗蛋白、鈣、磷、鉀、鈉、鐵等營養元素,特別是維生素E含量較高,具有清熱、明目、解毒、利五臟、通經脈等功效。因此,便有了“天然保健品,植物營養素”之美稱,是當今美容抗癌的好選擇。

渦陽苔干
人文歷史
苔干種植歷史悠久,起源于春秋時期,有史可鑒的年代為明末清初,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,自古以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就有種植苔干的良好習慣。渦陽苔干蜚聲古今中外,清朝乾隆年間曾作為貢品貢奉宮廷,1958年周恩來總理食后譽為“響菜”,1983年 苔干出口日本被喻之為“山蟄菜”,1993年被列為人民大會堂宴會專用菜,1995年被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指定為唯一專用貢菜;1995年,由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渦陽縣為“中國苔干(貢菜)之鄉”。安徽省義門苔干有限公司的苔干產品,多次獲得國際國內食品博覽會金獎、銀獎、特別獎等榮譽稱號,“義門”牌苔干多次評為“安徽省名牌農產品、安徽省著名商標”等殊榮。產品暢銷國內二十多個大中城市,出口到日本、韓國、美國、英國、越南、新加坡、菲律賓、港澳臺等10個國家和地區,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。
苔干的傳說
相傳,渦陽苔干原是一種野生植物,老子曾在故里太清宮無憂園里廣泛種植,不當做菜吃,而是專為煉丹藥所用。
同時,民間還流傳另一段關于苔干的故事。明清時期,太清宮陷于兵燹,這種植物種子便流入民間,被義門的孟園張姓農民所得,乾隆年間,被當成貢品進了宮,因此又被稱為“貢菜”。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時,都會品嘗用貢菜做的菜肴,從此之后,苔干便成了宮廷菜肴。

渦陽苔干
生產技術規范
1、催芽播種。長江流域播種期一般在8月上中旬,最佳播期在8月10日前后。由于苔干種子發芽需要較低的溫度(15-18℃),而當時氣溫較高,所以,播種前必須進行低溫催芽處理。方法是:用冷水浸種3-4小時,裝入紗布袋,吊入井中,離水面20厘米左右。每天提上來淋一遍水。如果氣溫太高,可在井口蓋草席降溫,一般3天左右即可出芽。如果發芽困難,可用100×10-6赤霉素液浸種2-4小時,則發芽整齊而迅速。如果播種時天氣冷涼,也可不用催芽,而用干種直播。育苗畦應選地勢高燥、排灌方便的地塊。忌用低洼積水地,以防大雨澇害。育苗畦在每公頃施45000千克腐熟的有機肥后,淺翻、耙平,做成寬1.2-1.5米的平畦或小高畦。在溫度較高時,應選陰天或晴天的傍晚溫度較低時播種。播前,畦內澆足水,待水滲下后,將種子均勻撒播。撒后覆細土0.3-0.5厘米。為防雨拍和降低畦溫,促進發芽出苗,可在育苗畦上覆蓋草苫子或草席遮陰。待苗出齊后,陸續撤去。如遇大雨沖拍,應及時排澇,或重新播種。
2、苗期管理。出苗后,在齊苗時間第1次苗,間除過密、并生的小苗。在3-4葉時定苗,苗距4-5厘米。結合間苗、及時拔草,防止草大壓苗。育苗畦內土壤干旱時,應適當澆水。但澆水不能太多,應適當控制澆水,防止秧苗徒長。保持畦中土壤見干見濕為度。定植時的壯苗標準是:苗齡30天左右,4-5片真葉,節間距粗壯。
3、定植。定植期為9月上中旬。應選擇肥沃的土壤栽培。定植前,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肥75000千克,另外混入過磷酸鈣或復合肥600-750千克。施肥后深翻耙平,做成寬1.2-1.5米的平畦或小高畦。定植前1-2天,育苗畦灌水,以利起苗。栽植深度應適宜。深度可比育苗畦原入土深度略深即可。栽植過深,不易發根,緩苗慢;過淺,澆水易沖倒。定植株行距一般為16-20厘米×16-20厘米,每公頃保苗300000-340000株。肥沃地應比瘦地稀些。定植后立即澆水,促進緩苗。有很多地區不進行育苗,直接直播、間苗、定苗。苗期應注意及時人工拔草。
4、田間管理。定植后連澆2遍緩苗水,進行中耕松土。緩苗后,及時追1次肥,每公頃施尿素150-225千克,隨之澆水。澆2次水后再進行中耕。每1次追肥15天后,進行第2次追肥,每公頃施復合肥300千克,追后澆水。此期的氣候條件適宜苔干的生長發育,應抓緊水肥管理,促進植株的健壯生長。生長后期,進入10月份,外界溫度較低,土壤蒸發量很小,植株生長減緩。應逐漸減少澆水次數,降低澆水量。防止降低地溫,誘發病害。只要土壤濕潤就不必澆水。澆水少,追肥也相應減少,可根據情況追一次肥即可。采收前5-7天停止澆水。
5、收獲。為保證苔干質量,采收要適時。采收過早影響產量;采收過遲易形成空心,粗纖維增加,質量下降。采收適期為以苔干植株外葉與心葉平齊時為佳?;幢钡貐^,一般在10月下旬前后,此時采收的苔干品質好,顏色青綠、柔軟,產量高。因田間個體成熟度有一定的差異,應成熟1批采收1批,分批進行。

渦陽苔干
拓展閱讀:
1、渦陽苔干百科介紹。
各地十大特產 / special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