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北京特產
Specialty
Specialty
- 炒肝北京地區傳統名吃-北京特產炒肝閱讀量:70
- 豆汁老北京特色小吃-北京特產豆汁閱讀量:129
- 北京特產中南海香煙-中南海香煙品牌大全及多少錢閱讀量:60
- 老北京灌腸-東城區特產-小吃閱讀量:137
- 藤蘿餅-東城區特產-小吃閱讀量:88
- 北京面人-東城區特產-工藝品閱讀量:178
- 老北京馬蹄燒餅-東城區特產-小吃閱讀量:109
- 螺絲轉兒-東城區特產-小吃閱讀量:102
- 京八件-東城區特產-小吃閱讀量:52
- 糖鼓蓋-東城區特產-小吃閱讀量:62
特產簡介
豆汁簡介
豆汁是老北京特有的傳統小吃,據文字記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。綠豆汁是由綠豆經過濾后的殘渣發酵制成的粉條等食品。具有養胃、解毒、清火的作用。
豆瓣兒歷史悠久。據說豆枝兒早在遼宋時期就在北京流行。正是在清朝乾隆年間,豆汁兒成為宮廷飲品。
豆瓣兒原本是北京老百姓的最愛。乾隆十八年(1754年),有人到宮中題詞:“最近,有人派人去檢查豆汁是否干凈、可飲用。如果沒有什么不潔的東西,他就從云浮招來兩三個豆汁工匠,派他們到御膳室工作,“于是,民間豆汁就成了宮廷的御膳。乾隆皇帝下令人們將豆汁引入宮廷,并召集大臣們一起品嘗民間飲料。結果,所有的大臣都歡呼起來。就這樣,豆汁兒也成了宮廷飲品。

豆汁做法
1.將綠豆中的雜質篩掉,洗凈,放入盆中,用冷水浸泡(冬天用溫水,是綠豆的兩倍)。用手擰豆皮時,取出,加水研磨成糊狀(越細越好),每公斤綠豆糊狀物約2.65公斤。然后,在糊狀物中加入1.5kg的漿狀水(即從以前生產的豆汁和淀粉中撇去的水),并加入至少12kg的冷水逐一過濾,可過濾出約17kg的牛奶和2kg的豆渣,
2.把粉末倒進大圓筒里,一夜之間沉淀下來。白色的淀粉沉淀到缸底,缸底是一層灰褐色的黑色粉末,然后是一層灰綠色的濃生大豆汁,上層是泡沫和漿狀物。撇去泡沫和漿,舀出生豆汁(可得生豆汁約8kg,淀粉約500g,黑粉少量)。在烹調之前,有必要在夏天沉淀一次,六個小時。冬天一夜之間沉淀下來。沉淀后,撇去上層泥漿。
3.在鍋里放一點冷水,用大火燒開,然后倒入生豆汁。當豆汁浮起溢出鍋內時,立即用低火保溫(此時不能用烈火,否則會煮成麻豆腐)。隨你的便,配上辛辣的咸菜。

豆汁特色
別看不起它的外表,但它一直深受北京人的喜愛,因為它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C、粗纖維和糖分,具有祛暑、清熱、溫陽、健脾、開胃、解毒、祛燥的功效。
豆汁是以綠豆為原料,經過燙、磨、淀粉分離、發酵等一系列過程,最終得到淀粉、豆汁和牛奶。淀粉是用來做的,牛奶是用來回收發酵原料生產的,豆汁是用來喝和繁殖麻豆腐的,麻豆腐是用來把豆汁煮在一個大鍋里,然后把水排干,用羊油煎!
普通人不能喝豆汁,不管是熱的還是冷的,自然?,F在一些賣豆汁的商店把豆汁煮了放在那里。冷的時候再加熱。有些人根本不在乎。我們怎么喝正宗的豆汁?如果喝涼了,味道會像泔水;如果喝熱了,味道會不一樣,酸甜中帶酸,酸澀中帶澀,味道獨特;然后,味道會更像咸菜絲、餃子、煎餅等。
老北京人喜歡喝豆汁,或者買來生豆汁自己煮,通常在冬天,或者去廟會和街上的豆汁攤,通常在夏天。如今,街上沒有賣豆汁的小販,廟會上也偶爾能看到。豆汁難找,正宗的豆汁更難找。對那些喜歡喝豆汁的北京人來說很難。他們只能去數量有限的小吃店來滿足這種需求。

豆汁和豆漿的區別
1. 原料、做法不同
豆漿是用大豆(黃豆)浸泡在水里,經過研磨、過濾和煮沸制成的。
豆汁是以綠豆為原料,經熱燙、磨豆、淀粉分離等工序加工而成。淀粉過濾后制成粉條等食物,剩余的殘渣進行發酵。
2. 色澤不同
豆奶呈乳白色或淡黃色。
豆汁是灰綠色的。
3.味道不同
豆漿有豆子的香味,甜而豐富,口感滑爽。
豆汁味酸,微苦微酸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