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山西特產
Specialty
Specialty
- 渾源黃芪-大同特產-藥材閱讀量:185
- 大同小明綠豆-大同特產-糧食閱讀量:86
- 斗山杏仁-大同特產-堅果閱讀量:128
- 廣靈畫眉驢-大同特產-家禽閱讀量:136
- 廣靈大尾羊-大同特產-家禽閱讀量:79
- 大同黃花-大同特產-蔬菜閱讀量:70
- 山西小窩頭-太原特產-小吃閱讀量:160
- 龍須拉面-太原特產-小吃閱讀量:75
- 集義蔬菜-太原特產-蔬菜閱讀量:96
- 清徐老陳醋-太原特產-調料閱讀量:87
特產簡介
大同小明綠豆是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的特產。大同小明綠豆種植歷史悠久、面積大,是該縣傳統的名優特產和出口的拳頭產品。該縣的小明綠豆顆粒飽滿,色澤深綠,發芽率和營養價值高。小明綠豆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,可消腫下氣,清熱解毒、利小便、止渴消暑。
大同小明綠豆主產區在大同縣,種植歷史悠久、面積大,是該縣傳統的名優特產和出口的拳頭產品。大同縣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,屬大同市近郊?,F轄10個鄉鎮(原轄16個,撤鄉并鎮減6個),3個街道辦事處?,F有189個行政村,總人口16萬人,其中農業人口13.9萬人??偼恋孛娣e225.5萬畝,平、川、山區、丘陵各占三分之一,其中耕地面積59.8萬畝,是一個典型的純農業縣。
該縣的小明綠豆顆粒飽滿,色澤深綠,發芽率和營養價值高,經測定,蛋白質含量25.6%,脂態含量0.7%,此外還有VA、VD等多種成分,綠豆芽百克VC含量為6毫克,是茄子的2倍。小明綠豆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,可消腫下氣,清熱解毒、利小便、止渴消暑。

大同小明綠豆
保護范圍
大同縣周士莊鎮19個村,巨樂鄉15個村,許堡鄉20個村,峰峪鄉17個村,吉家莊鄉23個村,杜莊鄉4個村,西坪鎮6個村,瓜園鄉11個村,共計115個村。地理坐標為東經113°20′00″~113°35′00″,北緯39°43′00″~40°16′00″ 。
栽培技術
整地與施底肥
1、精細整地。綠豆根較深,子葉出土時頂土力較弱,所以對整地要求較嚴,為了使土壤松軟,應該以深耕為主。翻耕的深度還是深一點比較好,一般來講15~20cm比較合適,深耕完土壤以后平整土地。做到地平、松、碎,以利出苗齊全。
2、施足底肥。綠豆根瘤菌雖有固氮能力,但增施農家肥和磷、鉀肥,有明顯增產效果。綠豆在生長前期需肥量較大,為了保證土壤肥力,爭取綠豆取得高產,應該在播種前,施足底肥,施肥時,應該按照每畝用有機肥1500kg的標準進行施肥。撒施要均勻,以利于綠豆的生長。施肥后深翻土壤,如果有條件的最好利用旋耕機進行旋耕。這樣可以使肥料與土壤相混合,更好的發揮肥力,促進綠豆的生長。同時施磷肥30kg,碳銨15kg,硫酸鉀15kg。
播種
1、種子處理。選擇優良品種—小明綠豆,播種前要除去粒小、組織堅硬、吸水力差的籽粒。把選好的種子曬1-2天,可提高種子活力,增強發芽勢。用0.05%的鉬酸銨溶液浸種8小時。
2、適期早播。實踐證明,播種越早,越有利于高產。因此在適播期內,盡量提前播中,為植株提供良好而充足的生長發育環境。我市春播,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播種(5㎝地溫穩定在14~16℃)。
3、播種量。按每百粒綠豆種子重10g~12g計算。播種量一般條播為1.5~2.0kg/667m2,撒播為4~5kg。根據以往的經驗,播種時還是多播一點種子比較好,以防止出苗后缺苗斷壟。
4、播種方法與深度。綠豆的播種方法有條播、穴播和撒播。單作以條播為主,間作、套種和零星種植多是穴播,荒沙地或作綠肥以撒播較多。播深以3-4厘米為宜。
5、合理密植。小明綠豆品種,植株直立、株型緊湊,適于密植。一般中、高產地塊9000~10000株/667m2,在干旱或土壤肥力較差的情況下,可增加到13000株/667m2以上。行距40~50cm,株距10~20cm。 4.3 田間管理
護理
1、中耕除草。綠豆是喜溫作物,但適應的氣候范圍廣。種子在10℃~40℃之間都可順利發芽。綠豆一般在播種以后8~10天即可出苗。出苗后基本上無需管理即能良好生長。 隨著綠豆小苗的生長,雜草也隨著生長起來,與綠豆爭奪養分。應該在綠豆長到10cm左右時進行一次中耕除草。這時中耕也可增加土壤的通氣性,防止脫氮現象,促進新根大量發生,提高吸收能力,增加分蘗。中耕除草時需要注意,不要損傷綠豆苗的根部,因為這時綠豆小苗的根部還很脆弱,如遇損壞很難恢復。
2、間苗定苗。為使綠豆幼苗分布均勻,個體發育良好,綠豆長到12cm~15cm時,進行一次間苗處理間苗時,應該按照行距40cm~50cm,株距10cm~20cm的標準進行間苗。間苗時應該去弱苗、病苗、小苗、雜苗,留壯苗、大苗。間苗以后是否澆水應視土壤墑情而定,如墑情不好可適當澆水。
3、科學澆水。根據綠豆的需水規律,苗期和鼓粒后期需水量不多,要求土壤相對干旱一些,不宜澆水,以防徒長。開花期是綠豆需水臨界期,花莢期是需水高峰期,此期灌水有增花、保莢、增粒等作用。據試驗,如果開花、結莢兩期都澆水,比不澆水的增產60%。
4、合理追肥。巧施追肥是綠豆高產栽培的重要環節。等到綠豆基本結莢以后,應施用一次葉面肥進行追肥,這次追肥可延長葉子的功能期,以起到增加籽粒和增加籽粒重量的作用。是高產的關鍵。追施時按照每畝用磷酸二氫鉀200g的標準,稀釋成300~400倍液后進行噴施。噴施要均勻。
病蟲防治
適時打藥,防病治蟲是綠豆高產栽培的重中之重。
1、蟲害防治。綠豆開花結莢期是綠豆害蟲多發期。綠豆的主要害蟲是潛葉蠅、大造橋蟲,甜菜夜蛾等。防治潛葉蠅應使用斑潛凈,應使用20%阿維·殺單微乳劑來防治潛葉蠅幼蟲,按照每667m2用20%阿維·殺單微乳劑45g~60g的標準,將20%阿維·殺單微乳劑稀釋成1500~2000倍液以后進行噴施。噴施要均勻,可以根據病情,每隔5~10天噴藥一次。噴施2~3次即可。防治大造橋蟲,甜菜夜蛾,可用5%氯氫菊酯進行防治,按照每667m2用藥35ml~45ml,稀釋成1000倍液后進行噴霧。10天后再噴藥一次效果更好。
2、病害防治。綠豆的主要病害是葉斑病和根腐病等。這些病傳染性強,危害嚴重,應以預防為主。預防的方法是。首先要選擇抗病品種種植。 二是應與禾本科植物輪作, 三是種植前應深翻土壤。四是藥物防治,葉斑病和根腐病的藥物防治方法基本相同,在發病初期,可按每667m2用多菌靈80g~90g的標準,稀釋成1000倍液后進行噴施防治。每隔7~10天噴藥一次。連續噴灑2~3次。能有效的控制病害流行。
適時收獲
綠豆成熟不集中,宜于分批摘角,通常8月下旬左右,植株上有70%~80%的綠豆莢變黑成熟后,應該適時收摘。每隔6~8天收摘一次效果更好。

大同小明綠豆
大同縣小明綠豆獲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
【中國農產品網】在近日召開的全省地理標志工作會議上,大同縣生產的小明綠豆被農業部授予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。
地理標志是標示農產品來源于特定地域,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主要取決于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,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。
大同小明綠豆主產區在大同縣,種植歷史悠久、面積大,是該縣傳統的名優特產和出口的拳頭產品。該縣的小明綠豆顆粒飽滿,色澤深綠,發芽率和營養價值高,經測定,蛋白質含量25.6%,脂態含量0.7%,此外還有VA、VD等多種成分,綠豆芽百克VC含量為6毫克,是茄子的2倍。小明綠豆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,可消腫下氣,清熱解毒、利小便、止渴消暑。
農產品地理標志是開拓市場的有力工具。大同縣從2009年開始了小明綠豆地理標志的申報工作,經過不懈努力,終獲成功。小明綠豆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,將對該縣做強做大綠豆產業,推動“一村一品”和“一縣一業”工作,增加農民收入,發揮重要作用。 來源李喜楊生貴
大同小明綠豆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。

大同小明綠豆
拓展閱讀:
1、大同小明綠豆百科。
各地十大特產 / special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