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特產
Specialty
Specialty
特產信息

臊子面簡介
臊子面
臊子面是陜西關中地區的一種傳統特色面食,有其悠久的歷史,尤以岐山臊子面最為著名。岐山臊子面以薄、筋、光、煎、稀、汪、 酸、辣、香而著名。它的特點是:面條細長,厚薄均勻,臊子鮮香,紅油浮面,湯味酸辣,筋韌爽口,老幼皆宜。臊子面在關中地區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,在婚喪、逢年過節、孩子滿月、老人過壽、迎接親朋等重要場合都離不開。
關中一些地方由于方言發音將臊(sao)子面讀哨(shao)子面。并以此影響到一些餐館的名字有誤。市面上有好幾種寫法“嫂子面”,“哨子面”,都是錯誤的。


臊子面做法
關中臊子面
關中臊子面特點的是湯多,臊子多。
蔥、姜、料酒、醬油、鹽、八角
1、豬肉將肥肉瘦肉分開切,分別切成小??;
2、胡蘿卜、豆腐分別切成和肉同樣大小的小??;
3、木耳和黃花菜泡發洗凈,木耳撕成小朵,黃花菜一切兩段;
4、韭菜摘洗干凈,切碎;
5、蔥、姜切碎;
6、炒鍋倒油燒熱后,先放入肥肉煸炒,將油脂煸炒出來后再放入瘦肉煸炒,然后依次加入姜末、料酒、醬油、八角翻炒均勻,加水(約為肉的4-5倍),開大火待水開后轉小火蓋上鍋蓋慢燉20分鐘。然后加入蔥碎、黃花菜、木耳、胡蘿卜、豆腐,并酌情加水翻炒,湯開后用鹽調味即可關火。關火后撒入韭菜末和少許香油,臊子就做好了;
另做水煮面條,面條煮熟后撈入碗中,澆上做好的臊子,依個人口味加醋、加辣子。
寶雞岐山臊子面
硬肋肉,蔥、姜、黃花、木耳、老豆腐。
鹽、醬油、味精、紅醋、辣椒面,八角、桂皮、草果
黃花、木耳、老豆腐,用油炒熟待用,肉切成指甲蓋大小,
鍋內放油,大火,不停翻抄,肉出油時,加醋,姜末,小火加蓋,30分種,
然后加鹽、五香粉、辣椒面、少量醬油,即可。
面煮熟后,碗內先放事先炒好的黃花、木耳、豆腐,然后放酸湯,最后放臊子。
根據口味,放油潑辣子。
哨子面的家常做法
材料
主料:肉末50g、四季豆50g、干香菇5朵、蒜苗40g;
輔料:油適量、鹽1勺、醬油適量、雞精適量、大蒜2個、姜適量、太白粉適量
哨子面
1、香菇,四季豆,蒜苗都小段,大蒜和姜切末
2、起油鍋,放入姜,蒜末,炒香,放入肉末
3、肉末變色加入香菇炒香
4、放入四季豆拌炒,放點醬油
5、差不多放入蒜苗
6、放入鹽,加入1小碗水
7、水開,下入面,煮至面透明就可以了
8、用太白粉勾芡
9、煮一下放入雞精就可以了


各地十大特產 / specialty